大众网记者 毕筱涵 青岛报道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》于2025年5月20日正式施行,为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。自法律实施以来,崂山区通过系列务实举措打出“组合拳”,全面推进法律贯彻落实,着力破解企业发展难题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为民营经济提质增效注入新动能。
精准问需,构建政企协同发展生态
崂山区将落实《民营经济促进法》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抓手,聚焦企业发展中的难点、痛点,推出靶向性解决方案,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。
健全常态化沟通机制。依托23个部门共同建立的民营企业问题解决统筹协调机制,建立“收集-研判-解决-反馈”闭环流程,精准破解企业发展堵点。截至目前,为92家民营企业解决引进外部投资人、查封房产解冻、供销合同清欠等问题99件。
深化“3+N”服务模式。通过领导包联、部门协同、专员跟进的“3+N”工作体系,常态化走访企业60余家,为企业提供“点单式”精准服务。
强化政策精准触达。依托经济运行分析会、重点项目座谈会等载体,动态掌握企业政策需求,推动产业政策与上级惠企措施无缝衔接,实现“政策找企、服务上门”。
协同联动,提升服务企业综合效能
区发展改革局联合区委统战部、区委社工部、区热线办、工商联、金融办等部门构建“大服务”格局。
立体化普法宣传。开展《民营经济促进法》专题宣讲,组织党外人士及民营企业党组织书记系统学习法律内容。
靶向解决融资难题。通过银企对接会、金融产品推介会等形式,打通企业融资堵点,截至目前为20余家小微企业完成授信9000余万元。
数字化监督执法。在微信公众号开设“涉企执法问题线索征集”专栏,强化执法透明度。
品牌化服务创新。打造“联星桥”政企服务品牌,整合多方资源构建服务生态。
专家团队精准赋能。邀请法律专家开展“法律+案例”解读,现场回应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法律困惑,并征集对《山东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》的立法建议。
全域覆盖,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
构建“线上+线下”融合宣传矩阵,推动法律精神直达基层。
线上精准推送。通过政务平台、企业社群、社区网格群等渠道,连续推出“法律解读微课堂”,实现政策信息“秒达”。
线下场景渗透。在写字楼电子屏、政务服务大厅、银行网点、大型商超等公共场所设置宣传时点,结合典型案例开展可视化解读。
通过系统性服务升级和普法宣传,崂山区在《民营经济促进法》贯彻落实中形成“政府主导、部门协同、企业参与”的浓厚法治保障氛围,民营企业获得感与投资信心显著提升。下一步,崂山区将进一步强化法律实施效能、深化政企协同创新、健全长效保障机制,推动民营经济主体在法治轨道上实现更高质量、更有效率、更加公平、可持续的发展。
加杠杆最安全的证券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