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记得两年前那款伯牙绝弦火得不得了吗?街头排长队绕着弯,朋友圈里到处都是国风杯套,这新茶饮的黑马扩张速度简直像开了外挂。虽然门店越铺越多,可偏偏销量反倒停滞了,怎么回事啊?
那杯曾火到断货的伯牙绝弦,曾经是多少人逛街时的必备品,朋友圈晒出来的国风杯套一度成了年轻人的潮流象征。可是才上市半年,这匹新茶饮的黑马就从高空掉了下来。
这一切,说白了,可能早就隐藏在疯狂扩张的步伐中。2022年刚突破千家门店,到了2023年就猛增到三千五百余家,2024年直接冲到六千四百多家,今年上半年更是突破了七千零三十八家!
得知道哦,同样是中高端的喜茶才1600多家,奈雪也就4400家左右,霸王茶姬这扩张的速度,简直就像火箭一样直蹿。可说到底,新的茶饮牌子哪有那么多空间啊?万店这个规模看着风光,实际上已经攀到了瓶颈了。
门店一个挨一个,客源就被不断地分走,最终吃亏的还是加盟商。华东的张月最有发言权,两个年前接手的店,四周陆续又开了六家同品牌的门店,最近的那家距离才200米!以前一个月能赚一百多万,现在最多也就五十万左右,幸亏开在富人区,不然早亏得一塌糊涂了,不过想回本还得等很长时间呢。
西北那边加盟商的日子更难过,三公里范围内多了两家新店,线上销售直接减了三成左右。西南县城的高峰也扛了上百万开了个旗舰店,结果营业额从79万掉到40万,那个近200平的店面,每月十几万的成本压得人喘不过气来。
曾经的流量王,怎么就没那么火了?有人说,是外卖大战把它搞垮了。如今,五块钱一杯的奶茶满街都是,而霸王茶姬定价在15到18元之间,本来就有点尴尬,偏偏它还不愿意跟着价格战跑。
反过来看喜茶,通过平台促销把价格压到十块左右,勉强维持了客流。至于霸王茶姬,难道是死活不想降价?加盟商心里很明白,几百万的投入,再加上大店模式带来的高开销,根本没有底气去调低价格。
更让人头疼的是,它那大单品的依赖症,伯牙绝弦占了超半数的营收,整体SKU才十几个,像别的品牌那样挑几款产品搞活动啥的根本没得选。这两年新产品少得可怜,2025年四个月才推出了4款,反观蜜雪冰城,一个月就推了7款新产品。
更让人郁闷的是,货架上总是那几款老面孔。可鲜奶茶早就不是只有他们一家啦!瑞幸用轻轻茉莉发了6亿张优惠券,奶茶店的生意不局限于泡茶了,茉莉奶茶也跟着开到上千家店。甚至连县城里的蜜雪冰城,也能抢走不少客源。
新茶饮的用户本来就没啥忠诚,没办法跟上潮流,总有人会被替代。为了扭转局势,霸王茶姬也尝试跨界,比如卖文创周边啊,还搞了服饰联名啥的。
大家都说不出海就得出局,可它海外只开了208家店,这点规模根本撑不起第二个增长点。看财报上21.6%的营收增长,再看看蜜雪和古茗接近40%的涨幅,还有那38%的净利润下降,也挺扎心的。
霸王茶姬终究还是免不了新茶饮行业的共同命运,疯狂扩张之后,迎来的是激烈的存量市场角逐。曾经用一杯伯牙绝弦闯出一片天,现在却陷入规模和利润的双重泥潭。
我真心希望它能搞明白,消费者心里真正在意的,从来不是门店有多么多,而是那份令人惊喜的口感和真诚的体验。一旦失去了这些,再怎么几天风光,再怎么大规模扩张,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。霸王茶姬的发展轨迹,确实得好好考虑一下了。
加杠杆最安全的证券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