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和六年,母亲离世后,白居易怀着无尽的哀思,暂别喧嚣,回家为母亲丁忧,隐居于渭南下邽金氏村。
秋夜的寂静,如同一层轻纱,笼罩着整个村庄。他辗转难眠,漫步于原野,在这片宁静中,与大自然深情相拥。
月光倾泻而下,田野空旷无垠,仿佛一片浩瀚的海洋。秋虫的鸣叫,似是大自然谱写的乐曲,在夜空中回荡。
皎洁的月色,为大地披上了一层银纱,苍茫的大地,在月光的映衬下,更显静谧与深邃。
白居易以细腻的笔触,将这一切融入《村夜》之中,让乡村秋夜的朴素之美跃然纸上。
尤其是诗中那结句7字,似星辰坠入心湖,涟漪轻漾,美得令人心醉,将秋夜的韵味与诗人的心境完美融合,让我们跨越千年,依然能感受到那秋夜的宁静与美好。
图片
《村夜》
白居易〔唐代〕
霜草苍苍虫切切,村南村北行人绝。
独出前门望野田,月明荞麦花如雪。
这首诗的大意是:
霜降过后,青草枯萎,秋虫低鸣,行人少绝。这萧瑟凄清的秋夜,无处不藏匿着孤寂和凄凉。
我独自来到前门眺望远处田野,满地的荞麦花,在秋月映照下,宛如白雪初积。
这首诗词意清新、语出自然、深沉隽永,尤其用迭词描状,画出了一个十分优美,幽静的乡村之夜。
图片
首句写景,诗人连用两个迭词“苍苍”、“切切”,刻意描绘“草”和“虫”。霜草青青、郁郁苍苍,点染了秋色之浓重,使其意境和场景更为开阔。
“霜草苍苍”描绘出秋夜中,被霜打过的草呈现出一种灰暗、衰败的色泽,给人一种萧瑟之感。
“虫切切”则写出了秋虫的叫声,那细微而急切的声响,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。
次句写人,夜深人静,村南村北,行人绝迹,万籁俱寂。一片黯淡、凄寂,衬托了诗人因老母去世心境不佳的凄楚、孤独之感。
“行人绝”说明在这个夜晚,村子里几乎看不到行人的踪迹,整个村庄都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。
这种寂静的环境,更加凸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。
三句诗人似对这深秋夜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他还要出门去看看村外田野的景致,显然这句是为第四句作好铺垫。
“独出”体现了诗人的孤独,他独自一人走出前门,去眺望野外的田地。
这一动作,不仅展现了诗人的闲适,也透露出他想要在这宁静的夜晚寻找一些慰藉的心情。
结句就是诗人步出前门所看到的令人耳目一新的情景:只见在明月清辉的照耀下,田野里的荞麦远远望去有如覆盖着一层洁白的雪。
这清淡雅致、幽美宜人的景色和上联萧瑟凄凉、黯淡寂静的景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大自然的如画美景感染了诗人,使诗人暂时忘却了他的孤寂,情不自禁地发出不胜惊喜的赞叹。
诗人以白描的手法描绘乡村夜景,于清新恬淡中蕴含了浓浓的诗意。诗中描写村夜,既有萧瑟凄凉,也有奇丽壮观,对比中构成乡村夜景。
【声明】图源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加杠杆最安全的证券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